重温经典战役战斗丨响堂铺伏击战:一次战斗炸毁180余辆汽车,破天荒头一回

2025-11-02 13:40:54

在凝聚着无数血泪与荣耀的抗战岁月,众多战役战斗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重温经典战役战斗】栏目,回顾抗战史上的著名战役战斗,带领公众重回烽火战场,铭记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唤起心底炽热的爱国情怀。

战前谋划

响堂铺伏击战纪念碑

129师自挺进太行以来,相继取得长生口、神头岭伏击战的胜利。为了歼灭侵入晋东南的敌人,扰乱敌人的进攻计划,切断日军支援晋西、晋南的粮弹供应线,129师决定寻找适当地点,伏击日军后勤补给运输队。

邯长大道是日军108师团在晋作战的重要物资补给线,运输车辆来往频繁,自神头岭伏击战后,日军加强了对邯长大道的警戒护卫。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和副师长徐向前在反复商讨研究当时的战争形势后,一致决定再次以伏击战的形式痛击运输线上的日军。副师长徐向前带领李达、陈赓等人多次实地勘察后,商定将响堂铺作为设伏地点,由徐向前直接指挥战斗。

响堂铺是邯长大道上的一个小村庄,其南北两侧多为起伏的高地,沟壑纵横,便于部队隐蔽和伏击,埋伏于此胜算更大。待确定伏击地点和时间后,129师便开始进行战斗准备。当时,很多战士都没有见过汽车,组织上专门进行集中培训,给战士讲解汽车的构造与打法。经过长生口、神头岭两场伏击战后,129师指战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徐向前对参加伏击战的部队进行了分工:陈锡联率769团和徐深吉率771团分别作为左、右翼部署在公路两侧打伏击,叶成焕率772团负责阻击由黎城增援的日军、保护伏击部队后方,另派769团4个连阻击由涉县来援之敌,各部队于3月30日24时秘密进入伏击地域。

为了鼓舞士气,激发战士们的战斗意志,战前思想动员一向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战斗前,邓小平、徐向前亲自到陈锡联的769团检查准备工作,并参加了干部会议和党的活跃分子会议,作了战斗动员。徐向前说:“敌人已‘饮马黄河畔’,……我们一定要保卫华北,保卫山西……我们要在几天之内打一个漂亮仗,给友军做一个榜样,去影响和帮助友军打游击。”邓小平风趣地对大家说,上次神头岭战斗,让你们佯攻黎城,你们还对师里有意见,说光啃骨头,没有吃上肉。这次可是块大肥肉,可得下劲吃哟!他的话,把大家引得哄堂大笑。

战斗打响

响堂铺战斗经过示意图

3月30日黄昏,陈锡联率769团由黎城县的庙上村、马家峪地区出发,沿着陡峭崎岖的山间小道疾行几十里,于午夜前悄悄进入响堂铺东北杨家山预伏地区。3月31日凌晨,129师下辖的769、771、772三个团在徐向前的亲自指挥下,做好埋伏与掩护工作,只待敌人上钩。

上午8时许,日军第14师团辎重部队所属的森木、山田2个汽车中队约180辆汽车足足拉了10余华里,活像一条缓缓蠕动的长蛇,在170余人的掩护下,由黎城经东阳关东进,9时许开始进入响堂铺地区八路军伏击圈。由于车队是在谷底沙土路上通过,路面松软,车辆只能缓慢地行驶。771团按照徐向前的要求,沉住气,一辆一辆地数着通过的汽车。按作战计划,放过前100辆给771团打,其余80余辆留给769团打。当日军车队先头的一辆车进到小河底,最后一辆车进入伏击区时,徐向前果断、及时地发出了攻击命令,两个团同时突然行动。步枪、机枪、迫击炮顷刻间一齐开火,暴风雨般地射向日军车队。毫无戒备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打得晕头转向、惊慌失措。769团特务连首先击毁了先头车辆,堵死了日军去路。车队后尾被771团斩断,日军慌不择路,车辆互相碰撞,有的滚下山沟,有的撞上山崖,乱作一团。车上护送的日本兵,有的随车摔死,有的被击毙。残敌跳下汽车,躲在车下妄图顽抗。769团冲上公路与敌人拼杀。

由于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我参战部队,除了几挺机枪是重火器外,其余都是步枪、长矛、大刀。许多新战士,用的是红缨枪。但打仗拼的不仅是武器装备,更是人的意志和精神!特务连连长朱作昭带领全连与敌展开白刃格斗,5班班长袁开忠与敌人搏斗时,手中的武器打掉了,就抱着敌人扭打,用嘴咬敌人的脸,门牙崩掉了3颗。有一股敌人向公路一侧小高地奔去,企图抢占有利地形,9连连长刘海山带领两个排迅猛扑过去,先敌占领山头,组织猛烈火力将敌压回公路。

我军战士越战越勇,经过近3小时的激战,敌人大部被消灭,仅有30多名日军趁乱从公路南侧山地狼狈逃窜。在战斗进行之际,涉县的日军乘6辆汽车倾巢出援,刚到椿树岭就被769团1营打退,并击毁汽车1辆。黎城和东阳关镇的日军出动步、骑兵400余人,企图解响堂铺敌人之危,也被第772团击溃。

此战,共毙伤日军森本少佐以下400余人、活捉3人,烧(击)毁汽车180余辆,邯长大道,如同日军的火葬场,到处飘散着令人窒息的汽油及轮胎烧灼的气味。下午4时许,敌人出动飞机10余架飞临响堂铺地区进行报复性轰炸,但我军早已打扫完战场主动撤离。

战后共缴获长短枪340余支、轻重机枪12挺、迫击炮4门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仅战利品就用牲口驮了400 多驮子。

战后影响

响堂铺伏击战大获全胜,此战有五大经验:侦察判断正确,伏击地区良好,伏击布置妥当,出击突然猛烈干脆,撤退敏捷严谨。

战斗开始前,为向友军传授八路军游击战经验,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还亲自邀请友军将领亲临现场观战。战斗结束后,对我军将士的英勇善战精神以及灵活机动战术,友军将领纷纷表示心服口服。朱德在现场教学:打好伏击战,一是要把地形选好,二要把情况判断准确,三要决心果断,四要担任打援的部队密切配合。

“一次战斗炸毁一百八十一辆汽车,这还是破天荒头一回喽!”刘伯承对此战给予高度评价,称为“伏击战的典型范例之一”,“向前还是当年之勇,沉着果敢!”

作为现场指挥员,徐向前于40多年后写下著名诗篇——《响堂铺之战兼贺抗战胜利40周年》:“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扑灭火龙吞残虏,动地军歌唱凯旋。弹指一去四十载,喜看春意在人间。”

响堂铺伏击战,对日军的心理打击也极其沉重。陈赓在1938年4月4日的日记中记述:读翻译寇军士兵的信件,所得的结论:对八路军的恐惧简直是畏蜀如虎;山路更使他们视为畏途,使这一班强盗们到处叫苦连天(写信回国);厌战情绪高涨……

李达将军著书称:“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次伏击战,就是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颇有影响的‘三战三捷’。其中,尤以响堂铺之战震动为大。”

129师这三次连环伏击“三战三捷”,成为我军伏击战的典型范例,有力打击和牵制了日军向晋西、晋南进犯,策应了115师和120师的作战,也为129师进入太行山区开辟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番外:129师将星璀璨

1955年授衔时,原129师将星璀璨,名将如云。

参与响堂铺伏击战的原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原386旅旅长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政委王新亭被授予上将军衔。原769团团长陈锡联被授予上将军衔,原771团团长徐深吉被授予中将军衔,原772团副团长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

原标题:《重温经典战役战斗丨响堂铺伏击战:一次战斗炸毁180余辆汽车,破天荒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