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期中学习标兵、学习进步生!感谢老师们和家长们辛勤劳动和无私付出!同学们也辛苦了!没有得到表彰的孩子们,你们也辛苦了!天道酬勤!我相信,下一次表彰的舞台上一定有你!
今天,给大家谈谈如何有效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我认为要:找准沟通时机,不要随时随地!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基本上是随时随地见到就说、想到就谈,殊不知一些不注意场合的谈话,往往起不到好的沟通效果。比如有一次我开车接一位朋友家长。妈妈和孩子上车后不久,就发现孩子某件东西未带,于是妈妈便在后座开始数落孩子,“我吃过午饭就提醒你把东西收拾好,你硬是慢点拖……”,孩子刚开始辩解,妈妈又说“每次出门你都……”,几个来回后,母女两人逐渐紧张起来,以至于后面的玩乐放松活动气氛也显得很微妙。
事后我找个机会和孩子沟通,她承认错在自己,确实是自己拖延没有收拾好,妈妈也曾催促过。那她为什么要顶嘴呢?她说虽然错在自己,但她特别反感妈妈在有其他成年人在场时数落自己,因此就犟上了。其实,很多时候亲子沟通产生矛盾并不是孩子没意识到错误,也不是家长说得不对,除了沟通方式存在问题,还因为我们作为家长没有注意把握沟通的时机。
还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家长向我反馈,孩子周末不愿意在家吃饭,而是在外面或学校吃点东西,然后自行到教室自习。我从侧面与该学生聊到相关话题时,他向我诉苦说自己最怕在家里吃饭,因为父母总是边吃饭边和他沟通……
谈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了,与孩子沟通一定要注意时机和场合。
我认为,一般无伤大雅的、正面的事情,可以临时沟通,但是涉及到孩子的缺点、不足、隐私等方面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场合,最好别在外人面前沟通,若一定要说,可以私下低声提醒或隐晦地提醒,一带而过,回头再找其它机会细谈。
合适的时机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要顾及孩子的自尊而不要让孩子难堪;
第二要有足够的时间不要过于匆忙;
第三要抽较正式的时间不要占用日常作息;
第四不要在孩子正做某事的兴头上泼冷水;
第五家长自己比较冷静。
根据我的经验,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避免以下情况:
吃饭时不说;睡觉前不说;临出门前不说;在外人面前不说;公共场合不说;刚见面不说;时间不够不说;孩子正在某件事的兴头上时不说;自己情绪不好时不说……
有家长问,这些时候都不说,那什么时候说呢?仔细想想,除开这些时机,还有很多时间啊。而且您发现没有,这些时机说,效果真的不好,甚至大多只能引起矛盾。若是孩子恰好在这些时机出现问题,可以先提醒和暗示,但不要试图沟通。如果是偶尔为之,提醒了改了就OK,若是重复问题,则肯定是要找个专门时间正式沟通比较好的。
熊爱华
2018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