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是师范学校历史专业在校生的梦想,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则应是初上讲台的青年历史教师的现实计划。而我,作为一名初出象牙塔一年多的青年教师,在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
历史学,本就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涵盖的内容广大深久,博大精深。上大学时能临时抱佛脚,考试合格即的为万岁,合格教师至少需要熟悉而准确地表述史料,不得有丝毫的历史性硬伤。优秀教师则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博古通今,和能将历史说“活”的好口才。这一切惟赖学习完成,舍此别无他途。幸运的是学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年轻教师,在9月下旬我们高中部开展了首批“导师制”结对帮扶活动。我很荣幸能成为我们文综组组长赵仙妮老师的徒弟,为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她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专业素养等方面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真正体现出了“帮”“扶”的原则,在这次“导师制”结对帮扶活动中我获益良多。
下面我简要的谈谈我这半年的收获:
首先,在备课方面,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要让学生有一碗水,老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所以每次备课我都会仔细专研教材、进行多方面的准备,每一课都自己制作ppt。但我发现自己在备课上太依赖教参与其他备课资料,很少自己去主动设计课型、教学方式。师徒结对后,我便经常去请教赵老师,与师傅共同专研教材和备课,让师傅指导教案,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更好的吃透教材。同时在师傅的指导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
其次,互相听课、评课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也成了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这一学期中我主动在没课的时候去听赵老师的课,她的课堂条理性强、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能很好的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关键点,每次听完师傅的课我都受益匪浅。赵老师也会抽时间听我的课,并且在课后给我提出很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指出我课堂的不足,教我如何去把握重难点、怎样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怎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我们交流学习的地点不仅在教室、在办公室,学校的操场也是我们饭后一起散步交流教学方式、教育观念的绝佳地点。
历史特级教师吴高泮对青年老师说:“经过我们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能够记住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一些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必需的,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学了历史,要给人一种历史的眼光,让人看到人的生活当中的历史现象;要给人以独特的逻辑,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世界,研究未来。” 通过这次“导师制”师徒结对活动,我在赵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我知道只有虚心向师傅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像赵老师一样有思想的教师。吴高泮老师的一席话,也许就是一个有思想教师的最好诠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